聯盟中的各支球隊從未像今天一樣如此善于得分。雖然這樣的言論在過去十幾年中幾乎每年都會出現,但是本賽季這種說法真的具有了說服力。
聯盟中從球隊到球員個人都在經歷著得分爆炸。本賽季迄今,聯盟各支球隊平均每百回合得到114分,這比上賽季的112.3分又提高了一些,達到了聯盟歷史有這項統計以來的最高。與此同時,聯盟中的球星們也開啟了自己的得分表演,在賽季還未過半的時候,聯盟中就已經有12名球員完成過單場50+得分,共計出現了14次。雖然科比-布萊恩特在2006年創造的81分神跡還沒有人打破,但米切爾在對陣公牛時砍下的71分讓人們看到了這種可能性。
著名籃球媒體the Athletic邀請到了數名體育專家來探討這個問題,如今這個大得分時代到底是由什么導致的?
喬-瓦爾登:是裁判的問題!我很幸運現場觀看了米切爾拿到71分的那場比賽,裁判沒有吹罰米切爾在常規時間最后的那次罰籃中的提前進線違例。隨后的事情我們就都知道了,米切爾神奇地扳平了比分,加時賽騎士完成逆轉,米切爾獨砍71分。如果裁判按照規則吹罰了米切爾的提前進線,那么米切爾這場只會得到56分,都不會打破騎士隊史得分紀錄。
我很想看看等到了更強調身體對抗、吹罰尺度更寬松的季后賽,各支球隊的場均得分會變成多少。
我其實認為造成如今高得分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更快比賽的節奏、三分球地位的提高、更好的球場空間,但這一切的前提,都是球員天賦的提高。
在本賽季90人次單場砍下過40+的球員里,有75名曾經入選過全明星。14人次砍下50+的球員全部都是全明星。如此規模的球星池讓各種高的分成為了可能。
麥克-沃爾庫諾夫:就是因為球員變強了。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像00后的言論,但相信我,我并不是在貶低英格利什這些人。
如今聯盟中都球員們球技高到讓人難以置信。像勒布朗-詹姆斯和凱文-杜蘭特這種球員出現之前,人們很難相信有人會長著內線的身高,卻擁有頂級的持球技術。在斯蒂芬-庫里出現之前,也從未有過任何一名球員能夠擁有如此的射程和持球三分能力。詹姆斯-哈登向大家展示了后撤步這項技術的巨大潛力。他的后撤步投籃不僅NBA中的球員在學,現在很多打球的孩子也在模仿。
當然,我們也不可否認球員得分的飛漲是有魔球理論在助推。但我并不認為這一切都僅僅是因為更多的三分球。本賽季聯盟場均得分比上賽季提高了1.5分,但三分球出手數卻少了1次。與此同時球隊的場均罰球數達到了自2010-11年以來的最高。要知道在那個時代,聯盟中各支球隊場均三分出手不足16次。
從2017-18賽季開始,聯盟中中近距離出手數正式超過了中距離出手。在2015-16賽季的比賽中,有19.7%的投籃來自于中距離出手,而本賽季這個數字下降到了9.5%。但是中距離的命中率卻提高了,這可能是因為現在中距離出手的機會都屬于凱文-杜蘭特這種最出色的中距離投手。本賽季球員們近距離中投命中率43%、遠距離中投41.8%,
總結一下就是,我們看到了各支球隊都把進攻機會留給最優秀的球員。本賽季共有16名球員使用率超過30%,和2020-21賽季一樣,都是引入三分線以來的最高。進攻機會集中給最有天賦的球員們,高得分的表現也就不奇怪了。總之能力的提高、對效率的追求和球權的集中早就了高得分頻發。
值得注意的是,如今沒有任何一個體育聯盟是在限制進攻的,所以NBA聯盟的高得分還會持續下去。
約什-羅賓斯:沒錯,規則的改變、三分球、更快的節奏、更高的天賦都是重要原因。但我想說一下我自己的一個理論。如今聯盟中教練越來越難以控制隊中的球星們。聯盟從教練主導球隊變成了球星主導球隊。如此一來教練就很難去打造一個全員重視防守的體系。打造防守是非常費力的。我知道這個因素很可能不如前面說的那些重要,但我要指出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。
麥克-普達拉:聯盟應該已經開始意識到如今三分球給NBA帶來的革命性變化。這些變化并不僅僅是由于三分球本身,更是因為那些由三分球所產生的一系列影響。當一支球隊開始每場比賽都出手40次三分球并保持了很好的命中率時,他們就迫使對手不得不擴大自己的防守范圍,球場的空間就被打開了,球隊的防線就有了更多的漏洞,突破、上籃、扣籃的機會就變多了。
當球場空間被打開之后,天賦更高、更善于持球進攻的球星們就變得更不可阻擋,與此同時角色球員都在自己最擅長得分的位置作為牽制配合球星,球星們就可以輕松砍下高分了。
從數據上來看,隨著聯盟中三分球出手數的增多,球隊的籃下命中率也在隨之提高,這就很好地證明了這種靠三分球解放籃下的現象。
以上就是the Athletic專家們的觀點。你認為如今聯盟高得分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