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 月 2 日訊,據《體壇周報》記者馬德興報道,第 10 屆東亞杯賽將于明年 7 月在韓國舉行,然而朝鮮隊因不愿前往韓國參賽,已提前宣布棄賽,這一事件使得賽事格局發生諸多變化。
東亞杯近年來在韓、日兩隊以本土球員為主組隊出戰的情況下,其重要性有所下降,淪為 “雞肋” 賽事。但對于中國男足國家隊而言,卻不失為一次寶貴的練兵契機。按照東亞聯盟初定時間,此次比賽雖在 7 月舉行,彼時歐洲及西亞聯賽已休戰,可由于不在國際足聯指定的國家隊比賽窗口期,韓、日兩國不會征召海外球員,這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與中國隊之間的實力差距。
若中國男足能在 6 月結束的 18 強賽中躋身小組前四并獲得附加賽資格,那么 7 月的東亞杯將是絕佳的熱身與磨合機會。再者,以往在國際足聯比賽窗口期國足多有正賽任務,難以安排熱身賽來考察年輕球員或新面孔,而東亞杯的到來恰好彌補了這一遺憾,有利于國足挖掘新人,為未來儲備力量。
朝鮮隊棄賽無疑改變了參賽隊伍格局。原本朝鮮隊通過預選賽晉級決賽階段應無懸念,但因參賽地在韓國而選擇退出。如此一來,在東亞足聯下屬會員協會代表隊中,中國香港隊成為第四支參賽隊的可能性極大。
本月 8 日至 17 日,東亞杯預選賽將在中國香港進行。在朝鮮隊退出后,預選賽第一小組變為中國澳門隊與關島隊競爭小組頭名;東道主中國香港隊則與中國臺北隊、蒙古隊爭奪小組第一。12 月 17 日,兩個小組的第一名將展開冠軍爭奪,獲勝隊伍將獲得明年 7 月決賽階段比賽的入場券。中國男足國家隊應充分把握此次東亞杯機會,無論是主力陣容的戰術演練,還是年輕球員的考察培養,都要精心謀劃,力求在賽事中收獲經驗與成長,提升球隊整體實力與競爭力,為后續的大賽征程奠定堅實基礎,**迷看到國足在國際賽場上的進步與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