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 月 1 日訊,北京時間昨日凌晨,中國女足在阿姆斯特丹與荷蘭女足的熱身賽以 1 - 4 的比分落下帷幕,這場比賽再次凸顯出兩隊之間存在的顯著實力鴻溝。賽后,《今晚報》的點評文章引發了廣泛關注與深刻思考。
此役,中國隊首發陣容平均年齡超 28 歲,相比荷蘭隊的 25 歲略顯老化。比賽伊始,中國隊憑借積極的拼搶態度率先打破僵局,然而全場比賽的主導權卻牢牢掌控在荷蘭隊手中。尤其是下半場荷蘭隊換上多名主力后,中國隊防線面臨巨大壓力,失誤頻出,在短短不到 20 分鐘內連丟四球,最終無奈吞下敗果。從數據層面來看,中國隊控球率僅 28%,射門機會更是以 4 - 15 大幅落后,這一系列數據直觀地反映出兩隊在場上的實力差距。
回顧往昔,中國隊曾在東京奧運會女足賽小組賽中遭受荷蘭隊 8 - 2 的重創,此次熱身賽全隊雖有心理準備,但面對實力強勁的對手仍顯得十分被動。即便荷蘭隊派出平均年齡不到 22 歲的首發鋒線組合,中國女足在個人技術與對抗能力方面依舊難以與之抗衡。從世界排名來看,中國隊位列第 18 名,與第 11 名的荷蘭隊看似差距不大,但球場上的實際表現卻天差地別,兩隊已處于不同的競技層次。自 2015 年世界杯女足賽中國隊一球小勝荷蘭隊后,優勢不但未能延續,反而被對手逐漸拉大差距,近十年間中國女足的整體競爭力不升反降,令人堪憂。
在歐洲女足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,中國女足想要在短期內彌補與強隊的差距無異于天方夜譚。因此,球隊需將目光放長遠,勇于推倒重建。當下最為緊迫的任務便是利用好大賽空窗期,加快核心陣容的新老交替進程。讓有潛力、有實力的年輕球員在高水準熱身賽中積累經驗,感受與世界強隊的差距,從而激發她們提升自我的動力。此外,還應持續鼓勵球員留洋,借助國外更高水平的聯賽平臺磨礪技藝,提升個人能力與團隊協作水平。唯有如此,中國女足才有可能在未來逐步縮小與世界強隊的差距,重塑輝煌,再次在國際賽場上綻放光彩,讓廣大球迷看到女足崛起的希望與曙光。